黄泥岗的由来及沿革
郓城县地界,有一个高出地面近二十公尺的土岗。由于岁月的久远,世人已淡忘了它真实的历史面目,它就是离县城17.5公里,座落在郓城东南方的黄泥岗,今为黄堆集乡治所。
提到黄泥岗,人们都会联想到《水浒传》中“智取生辰纲”这一震惊宋廷的事件。仿佛看到了岗上苍松翠柏的壮丽,听到八百里水泊的涛声,“七星”的智勇,宋廷的昏庸,梁山泊农民大起义的序幕就是从这里拉开。这虽说有艺术加工的一面,但地名、人名和事件都是实在的。
《水浒传》能够脍炙人口,久传不衰,这是与施耐庵在郓为吏分不开的。施对于古郓城的人物、地理和事迹十分熟悉,在郓期间不仅著书立传,还积极的倡导县民植桑养蚕,发展经济。黄堆集现在还可以找到当年桑林的遗迹,当地人把当年遗留下来的桑树疙瘩称作“施桑墩”和“施桑林”,并至今还保留着养蚕的习惯。
“无名山良田千顷,蓼儿洼万年不干”,这一谚语在黄泥岗广为流传。这无名山因无石故无名,由于时间久远,地理变迁,黄河多次泛滥冲积,蓼儿洼已干枯,无名山也失去确切位置,据推算,它的位置应在黄泥岗,它得名于唐朝,于宋时改为黄泥岗。
明朝万历十九年《重修黄堆集五圣庙记》载:“详考宋徽宗崇宁间,环梁山者八百里皆水,圭北距梁山六十里许为水浒南岸,古称黄泥岗”。又“因北临水泊,素有梁山打渔,黄泥岗晾网”之说,此碑现存放在郓场面文管所内。由此看来,黄泥岗名源于宋。
《郓城县地名志》曾这样记载黄泥岗在明时的沿革和历史风貌:“明万历三年南尚贤村、辛村与黄泥岗连成一片,故而在岗上成集,称黄圭集。”黄乃土之色,高取圭之意,后因圭字生辟,故改“圭”为“堆”。始称“黄堆集”。又载岗上隅首建有“南海观音庙”和“五圣堂”,南北隔街而立。“五圣堂”下是“八角琉璃井”,上对“天洋口”,下有“玉石饮马糟”和十二个玉石“滚龙珠”。“八角琉璃井”在六二年秋还在,不仅井是用青砖八角修造,而且井口是用磨光大理岩砌成,据说是铜井底。人们站在井边即使小声说话,井内回音,也会声若铜钟。每到春秋早晨井口雾气如西柱,高十多米,太阳一照,若紫烟升腾,堪称一景。后来由于百货公司建房用地,垫死了,实在可惜。
关于三村统一成集,现在还有足迹可寻。在黄堆集中 心西侧的“冯家大油辗”就是一例。相传这个油坊占地三亩有余,是在二百年前冯家买的,至于何人所卖并不重要,因在当时的农村油坊属于大型企业,设在村外是合乎情理的。
当时此处还盛产美酒。这一特产也给黄泥岗带来了生机。逢庙会聚集好几千人,热闹非凡,影响百里。在五十年代时,要赶会必须头一天下午来,先住到亲戚家或店里,第二天赶会,否则挤不进来。据史载:“唐贞观年间,黄泥岗林密岗高,产美酒,宋宣和时皇帝敕封入贡。”据说“智取生辰纲”,白胜就曾用此酒麻翻杨志。现在的“黄泥岗特曲”仍承传统工艺,曾在八七年、九一年获“山东省优 质产品”称号。远销十七个省市。